馬鋼精準優化鐵鋼比實現效益生產雙突破
2月8日,走進制造管理部,煉鋼工藝室高級主任師龍勝平正帶領團隊緊張地分析著數據日報:“我們要精確掌握各單位每天的鐵鋼比完成情況,及時對未完成的單位進行原因分析,并制定落實快速改進的行動方案。”
元月份,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,馬鋼精準施策、快速響應、高效協同,將鋼軋系統鐵鋼比由原計劃的0.924優化至0.906;春節假日期間,進一步優化至0.886,實現了效率、效益雙提升。
調整戰術搶抓機遇。元月份,根據公司全線產品邊際貢獻情況,充分釋放產能成為搶抓當期效益的關鍵因素。馬鋼敏銳捕捉市場風向標,搶抓窗口期,果斷采取“低鐵鋼比”生產策略。由制造管理部牽頭,通過動態測算廢鋼、生鐵等原料價格與鐵水供應情況,克服四鋼軋總廠轉爐爐役檢修等因素影響,創新采用增加冷料配比方案,推動各產線放量生產。
協同破解保供難題。“優化鐵鋼比不僅是技術課題,更是經營課題,必須打通生產、采購、銷售全鏈條。”制造管理部生產管理室高級經理孫朝太介紹,在調整過程中,公司相關部門、單位高效聯動。制造管理部與采購中心緊急對接長江鋼鐵,調撥了1.23萬噸低價生鐵塊庫存用于降低鐵鋼比,以優勢價格替代高價廢鋼,既滿足了工藝需求,又節省了采購成本。同時,制造管理部還組織工藝檢查專員駐守產線,24小時跟蹤降低鐵鋼比期間的生產工藝,與現場操作工共同應對短期變化,確保了質量事故零發生。特別是在四鋼軋總廠爐役檢修期間,長材事業部、特鋼公司等單位主動承接鐵水消化任務,形成多點支撐的生產格局,充分展現出一條心干事業、一盤棋抓工作、一股勁促發展的干勁和擔當。
精細管理夯實根基。“降低鐵鋼比對現場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”孫朝太介紹,“針對由此帶來的組產方式和工藝流程的變化,各廠部管理、技術人員蹲點現場全面盯控,確保生產穩定高效、產品質量受控。”同時,臨時調整鐵鋼比,也是對采購端應變能力的嚴峻考驗和巨大挑戰,采購中心化壓力為動力,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確保了廢鋼和生鐵的及時、足量、經濟供應。
“我們將繼續動態跟蹤、靈活調整,持續優化鐵鋼比,以更加高效的協同作戰能力,追求極致效率、效益,助力公司生產經營不斷開創新局面、取得新突破。”孫朝太堅定地表示。
上一篇:沙鋼集團全面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
下一篇:最后一頁